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习文库 > 毛泽东孤傲率性的平江学生朱澜湘

毛泽东孤傲率性的平江学生朱澜湘

2015年10月26日 09:13:13 来源:徐效雄 访问量:10397

朱澜湘是毛泽东在湖南省第一师范时唯一的平江籍学生,也是平江一中的校友。

朱澜湘,原名朱琨,字谷人,号澜湘,平江县浯口镇栗木村人(原西江乡)。189910月出生,7岁在家乡读私塾,后入平江第一高小读书,1916年,朱澜湘曾投考湖南第一师范,未被录取。1920年,考入平江师范。1921年,他再考一师,被一师录取,编入本科22班。当时,在一师附小主事的毛泽东受聘为一师的国文教员,朱澜湘幸运地成为毛泽东的学生。

1926年,朱澜湘于一师毕业。毕业后,他一直从事教育工作。曾在长沙、醴陵、平江等地任教。解放后,朱澜湘被调入平江一中任教,1960年于平江一中退休。

1、饱读诗书,“文笔条达”,曾保存毛泽东批改过的作文

朱澜湘出身于耕读世家,父亲是位饱读诗书的私塾先生。他7岁便从父读书,父亲对他督教十分严厉,“一年三百六十多天,从不准我缺课,也不准外出游戏,即使那天叫我去采茶或摘茶子,在晨光熹微中还要给我上新课,要候我背诵得出时,才许我离座位……”在父亲的耳提面命之下,朱澜湘对四书五经诸子百家都有涉猎,形成了较好的文学基础。

朱澜湘在一师读书的第一个学期,正值毛泽东开完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从上海回到长沙,担任他们班的国文教师。据朱澜湘的学生李凌烟回忆:“最使他兴奋得鼻子通红的事是先前他曾经是毛泽东的学生,他的一篇文章得到毛泽东的亲笔批改。不过他从未向学生展示过他的这篇大作,我是语文课代表,有一次送作文本去他的房间,才有幸看到这篇文章——用一个精美的镜框装着悬挂在墙上。这是一篇用八股文写在十行纸上题为《论妇女解放》的短文,通篇纸上用红笔勾写着密密麻麻的眉批和圈圈点点,大约这就是毛泽东的手迹了。”(李凌烟《忆恩师》)

他的另一学生陈昌俊回忆:“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,湖南一师毛泽东革命活动纪念馆登报征集毛主席的文物。当时,我在湖南师大读书,我写信告诉该馆,我的老师收藏有毛泽东亲笔批改的作文两本。一师纪念馆马上回信请我去落实此事,并附寄两个印有一师风景的书签,我本着对毛主席的崇敬,自费往平江县西江乡朱老师家(朱老师当时退休赋闲在家)。说明来意后,得到的答案却使我大失所望。原来,那两本作文,在大破四旧,立四新的时候,为恐惹祸,连同其它古书一起付之一炬了!是一时疏忽,还是有意为之?外人不得而知。(陈昌俊《毛泽东的学生朱澜湘》)”

在朱澜湘的这篇《论妇女解放》上,毛泽东曾给予他“文笔条达,思想解放”的评语。毛泽东的鼓励,大大提高了朱澜湘写作的兴趣,他开始试着向当时的报纸投稿。“忆初次投稿,题为《打破贞节的礼教》即节录吾师曾为我批改过的长文中的一段。以后续有发表,都是针对社会改革来说的,惜为时过久,渐遭时忌,于是只好转身帮纸堆中在所谓的古文诗词中寻求生活……”

2、谈古论今,妙趣横生,教学风格别具一格

毛泽东在上课时,十分注重讲课的趣味性。据朱澜湘介绍,在一次国文课中,有一位同学曾在课堂上提了一个问题:“中国为什么会重男轻女,而不是重女轻男?”这个学生本来想难倒老师,不料毛泽东不假思索地马上回答:“这是因为周公制礼,而不是周婆制礼。要是周婆制礼,就要重女轻男啦!”这么一个棘手的问题,毛泽东却以幽默方式作了绝妙的回答。

毛泽东的教学风格对朱澜湘影响十分大。据朱澜湘的学生回忆:“朱老师国学功底深厚,通经史,工诗词。……是个饱学之士。”“他的语文课上得别具一格,每讲一课总是开门不见山,而是古往今来天南海北无所不谈,当然更多的是谈论琴棋书画、诗词文章以及自己如何在风雪迷茫之中踏雪寻梅到三阳街‘买醉归也’。……等到我们这些莘莘学子听得如痴如醉离下课只有几分钟,他老先生才如梦初醒,下令翻开书本,匆匆忙忙地对课文来几句大写意,不过,课文中的许多内容往往早已包含在他先头的文学自由谈之中了。”(李凌烟《忆恩师》)

朱澜湘曾这样自评:“我在旧社会教课二十多年,教课教人,都很负责,间喜博引,丰富学生的知识;也略杂诙谐,以引起学生的兴味;又好谈作法,品味得失,舌锋常带感情,深受学生欢迎。”当时的教师,多受旧式塾师式教法的影响,教学方式呆板,象他这样的教学风格,自然会受学生欢迎的。

朱澜湘在解放前的二十多年里,他一直被聘在比较正规的学校授课,这是他教学能力的最好证明,也是他性格狂傲的资本。朱澜湘1928年至1935年在长沙市一中担任国文教师,他在回忆在这个学校的工作情况时说:“同学吴光远介绍我到(长沙)市立一小(工作),时同学廖力弹任校长,同事也多是一师同学,彼此感情融洽,学校也日有起色,廖对我极为敬重,因此我在这校任课亦最久。”

3、清高率性,孤傲自负,生活中吃尽苦头

朱澜湘是典型的性情中人。孤傲的性格让他在生活中吃尽了苦头。

“我赋性憨直,又有优越感,以是落落寡合……”,当学校当局对我不优待时,辄望望然去之,以是在旧社会飘零各地,常有不知明年又在何处之感。朱澜湘在自传里颇有感触地这样写道。

长沙市立一小的校长廖力弹是他的好友,也是他的校长。1928年到1935年朱澜湘曾与廖力弹共事七年。1935年,朱澜湘因一学生借书未还,在责令学生赔偿图书问题上与家长发生了冲突,廖力弹认为他操之过急,朱澜湘一气之下,便“愤而回平”。回平江后,朱澜湘先后在多所学校授课,都因为“校长都不能礼贤下士”而相继去职。

1950年,朱澜湘在中南人民革命大学湖南分校学习时,学校派学员到湘阴协助土改。朱澜湘与当时同去的几个学员意见不合,他认为那些同学有意打击他,便心怀不满,不假而归。后来,在他的自我检查中写道:当时认为自己很对,后来经过张主任(学校政治处)的分析批判及实践论的讨论,又经过长期的思想斗争,发现我的个性太强,要到处碰壁的……”

朱澜湘在他的档案里,有一份同村同学朱迪臣的证明材料,朱迪臣是这样描述朱澜湘的:“朱澜湘之为人,孤僻、傲慢、自尊、脾气大,……在家里杜门不出,我在正堂,他在横屋,一两年难见一次面……。”

这种孤傲的性格使他与老家邻里的关系紧张。1956年审干时,朱澜湘的老家有15人联名向人民政府控告他在解放前任铲共促进团书记、平江沦陷区时担任过维持会长,残害过36位革命同志和伪造毛主席信件欺骗政府等12条罪状。虽说后来经过调查证实这些问题大多不实,反革命分子的帽子未被认定,但朱澜湘的性格特别,群众基础极为不好情况可见一斑。

在朱澜湘的所有组织鉴定表中,主要缺点都这样描述:“自高自大、个性强、不虚心接受别人意见、感情易冲动、患急性病。”

由于过于率性,虽经多次运动磨砺,他还是依然如故,过着自视清高、孤芳自赏的生活。

4、一辞科员、再辞县长,政治上糊涂的他以自己的方式保留个人气节

朱澜湘一师毕业时,年届27岁,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,家庭负担十分沉重。毕业后,他以靠教书为业,由于生逢乱世,加上个人性格的局限,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。

19268月,朱澜湘经人介绍,到湘乡东山学校任教。在东山学校任教期间,他加入国民党。当时正值国共合作,联合北伐时期,湖南国民党的党建工作由共产党主持。但朱澜湘并未参加组织的活动。

1938年武汉沦陷后,紧靠湖北的平江也风声鹤唳。曾任长沙市一小校长的廖力弹考取溆浦县政府教育科长,邀朱澜湘一同往溆浦任职。到溆浦后,朱澜湘协助廖管理教育事项。由于不满当时的官场习气,工作不到三个月,便与溆浦县长发生矛盾,两人都辞职而去。

1944年,日军为了打通大陆交通线,发起了豫湘桂战役,占领了湖南大部分地区,平江沦陷。据朱迪臣回忆:“民国三十三年(1944年),平江被日寇沦陷,那里我在平中教书,学生都走了,学校解散了,我就回了家,在同蒲年(朱澜湘老家的山里)山上架棚子(躲兵),住在茅棚内。朱澜湘也住在棚子内。……有一次日军打掳,在丰山村捉了一些人,朱澜湘也被捉去。”日军得知他是知识分子,在地方稍有名望,便将他押到县城,企图让他担任县长,维持地方事务。朱澜湘严辞拒绝,于小年之夜,趁日军疏于看管之时,翻墙逃出魔掌。“朱澜湘大约十天半月的时间就回来了,回来之后,就到了西区办事处把他被捉去的情况告诉西区办事处的的人,坐了半天,就走了。他回来之后,就住在山上的棚子里,大约有个多月。”

县长职位对于没担任过什么官职的朱澜湘来说,应该是一个比较大的诱惑。朱澜湘拒任伪县长,说明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还是比较清醒的,保留了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民族气节,没有辱没于他的老师!

5、立志学习,不必远游,昔日的老师毛泽东寄来殷切的嘱托

19498月在新中国即将成立之际,朱澜湘即向昔日的老师毛泽东写信汇报自己的情况,并表达了希望到北京学习和工作的意愿。毛泽东于1950年致信给朱澜湘,对朱澜湘的好学精神进行了鼓励。回信全文如下:

朱琨学兄:

去年八月来信收到,甚为感谢。立志学习甚好,宜于当地设法入学,不必远游,未知以为然否?此复。

顺祝

进步!

                  毛泽东  

              一九五0年五月十六日

毛泽东的这封回信没有满足朱澜湘到北京学习的要求,但老师在百忙之中给了回信,已是十分不易,朱澜湘十分理解,他立即投考湖南人民革命大学,结业后,他心无旁鹜地投入了教学工作。

朱澜湘性格孤傲,口无遮拦,直言不讳。在1958年填写的一份交心书中,他曾提出了这样一些意见:“关于粮食,1953年定量就不高,我以为是事实,大家偏要说够了。三顿改两顿,肚子饿,学校不采纳我的建议,我有意见……。现在的货币没有才改革币制时的价值高,我认为税收重,物价高(粮食例外),大家偏要说货币没有贬值,事实上说不过去。但说到贬值,又要挨批评……。陈独秀是右倾机会主义者,值得批判。但他和李大钊同志在中国首先鼓吹马克思主义的成(功)绩,我认为也须肯定下来。”这些问题提得相当尖锐,如换了别人,在反右运动中,大多被划成右派,成为专政对象。朱澜湘平安无事,人们猜测,毛泽东的那封信帮了他的大忙,免了他的缧绁之苦。

1960年,朱澜湘于平江一中光荣退休。退休后,他回到西江老家,过了几年含饴弄孙的恬静生活,于1968年去世,享年71岁。
编辑:方爱国
搜索框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
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湘ICP备18008328号-1 湘教QS7_201212_001379

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