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心理健康 > 塑造人格特质,克服职业倦怠

塑造人格特质,克服职业倦怠

2008年11月21日 00:00:00 访问量:3231

塑造人格特质,克服职业倦怠

-----做学生喜欢的老师

 

摘要:根据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,塑造教师人格特质,不断提高自身修养,培养幽默、乐观的个性特征,做学生喜欢的老师。增强主观幸福感,克服职业倦怠。

关键词:塑造个性   增强主观幸福感  克服职业倦怠。

 

前不久到北京学习,隔了一个多星期没有给学生上课。我一踏进教室门口,学生给了我雷鸣般的掌声。并且说,老师,你怎么这么久没给我们上课?此刻,我心理涌现出一股股暖流,沁人心脾。我想我的学生需要我、信任我、喜欢我,对于一个老师来说,学生的赞许、期盼,也许就是她的最高奖赏,这一堂课,我充满了激情,学生也充满了满足。并且这种感觉会经常在我的脑海里回荡,成为积极的情绪记忆。也许正是这种积极的情绪创造了永不枯竭的职业动力,我想:要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,克服职业倦怠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。

一、培养幽默、乐观的个性特征,带着积极的情绪进课堂。

俗话说,亲其师,才会信其道。学生的学业成长很大程度上会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,情感、态度、价值观一直是我们新课程理念中提倡的三维目标。所以要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,教师首先得带着积极的情绪进课堂,这种积极的情绪首先源自于教师高度的职业责任感;源自于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;源自于教师自身的人格特征;虽然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受到生物遗传因素的影响,但随着年龄阅历的增加,人后天培养的性格因素越来越起作用,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格。心理学中,人格指个人先天遗传与后天培养的认知、情感、动机、行为方式的总和。因此根据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,教师的人格特征也是可以塑造的。长期的塑造也许就成了一种内化了的行为。

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雷 可斯塔等人提出的大五人格模型,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岳晓东老师概括出成年人的人格模型,这也是目前心理学界非常认同的,即外圆内方、张驰自如、新旧融通、自觉自由、幽默严肃。也许教师首先要学习的就是幽默乐观的个性特征。

正像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所说,没有某种情绪因素就不可能有学习,积极的情绪对活动起着协调、组织的作用,消极的情绪对活动起着破坏、瓦解、阻断的作用。我们希望学生积极、愉快、乐观地投入到学习中去,那么,老师首先要起到情绪感染的作用。我们曾经做过一份校园调查,90%的学生在调查表上写到:希望老师幽默、风趣、知识渊博,幽默虽然与一个人的人格特质有关,但也是可以学习的,正像岳晓东老师所说,幽默是一种创新,也是一种智慧。幽默寻求的是一种冲突中的和谐,烦恼中的快乐。幽默的最高境界是使苦恼人笑,它使人排忧解难,心灵健康,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幽默起来,就看你怎样开发和培养自己的幽默感。如果你是一位幽默的老师,那么你在学生面前的满意率一定会大大提高。

二、增强主观幸福感

在繁重、持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,教师要保持旺盛的精力,以及对工作的情感动力,防止心灵枯萎,就要注意增强自己的主观幸福感。主观幸福感主要是指每个人对幸福的主观体验,它与权力、地位、金钱并不是成正比的,主要是一种“幸福在我心”的体验,是说一个人要为自己活着,而不是为别人活着。具有主观幸福感的人是心灵旺盛的,即在任何情况下都对生活感到满意,感到有目标、有意义,感到自己能胜任压力,会悦纳自己的一切。

与之相反的便是心灵枯萎,教师的心灵枯萎便表现在职业倦怠上,虽没有精神疾患,也没有抑郁,但心理和社会状态很差,很容易产生挫败感、空虚感和学习无助感,但主观幸福感是可以通过认知调整来训练的。

训练主观幸福感,就是要强化对快乐、知足、自豪、感激等愉悦情绪体验的强度和持久度,降低对诸如内疚、耻辱、悲伤、气愤、嫉妒等不愉悦情绪体验的强度,经此提高个人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。比如说现在让你回忆过去的几十年中,你最难忘的三件事,会是什么呢?是快乐的,还是悲伤的,如果悲伤的占主要,甚至三件事全是负性情绪记忆,那你就应该整理一下自己的记忆仓库,学会删除负性情绪,挖掘生活中的愉快记忆。即使您经历了许多坎坷,但也可以学学完全乐观主义者的代表苏东坡先生,他虽是中国文坛史上罕见的通才人物,但他的人生却是罕见的坎坷曲折,在他42年的官宦生涯中,由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“下放”中度过的,但他自己却写了这样一幅对联,“痛并快乐着,烦但不闲着”,横批是:苦日子好过。我想如果我们当老师的也有这样的胸襟,还有什么烦恼呢?

三、克服职业倦怠

也许有的老师会说,几十年如一日的职业生涯,我都快枯竭了,哪有情绪感染力?然而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,在一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十年,甚至一辈子,几十年如一日,但感觉却天天如新,日日如初,锲而不舍,终有所得!如苏霍姆林斯基、居里夫人、爱因斯坦等就是始终如一、执着事业、忘我工作的人,他们从无厌倦更无放弃!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不乏“痴业者”,有的痴迷教书育人,有的痴迷治病救人,有的痴迷养殖技术,等等。

在基础教育中有两个人特别值得我们钦佩,即辽宁的魏书生和上海的冯恩洪,他们素有“北魏南冯”之称。两个人一生耕耘在三尺讲台,情寄教育事业,从不见有倦怠之意。

2002年在上海开会,冯恩洪展示了他们上海建平教育集团自己制作的挂历,挂历每月一画一格言,其中有这样两页:一页画面是一盘石磨,磨道已走出深深的沟,格言是“走得最多也不叫路”;另一页画面是两只螃蟹三只虾,格言是“横竖都是路”。据说此挂历上海建平教育集团全体成员人手一册。冯校长的苦心无疑在于鼓励教师们不断创新,不断超越昨天,在努力工作的同时实现自我成长。魏书生对教师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是“一件事儿有一百种方法去做”,要求教师们培养自身的探索与创新的意识,强化探索与创新的理念,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,在创造中享受工作的乐趣。同时,他还要求学生们面对问题也要“用多种方法去解决去探讨”,从而激发自己的创造性思维,享受学习的快乐。

    古人云,业精于勤荒于嬉。如今可以再加一句“业精于专荒于杂”,精才能卓越,精才能超然。身为教师,特别是年轻教师,一旦从教就要心无旁骛,要深入研究业务,争取在某个领域不断创新,在某个层面不断发现,真正吃透搞精,达到庖丁解牛的境界,就会成为行业内专家。在创新开拓的过程中,那些柳暗花明的惊喜,那些大功告成后的快乐,时刻丰富着生活的含义,提升着生命的品质。

    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!要知道,即使在你最拿手的领域也有许多你不了解的空白之地,还有许多没被你开发的角落,更有许多你没见过的美景!故步自封等于自毁前程,无限风光尽在创新探索之中!享受工作,增强主观幸福感,克服职业倦怠,你将是一位快乐的老师!

 

 

参考书目:

《教师心理卫生》 王以仁 陈芳玲 林本乔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  20037月第1

《学校心理学》 刘翔平著 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  20033月第4

《人格完善新概念》 岳晓东主编  校园心理杂志社 20073月第三版

编辑:教育网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
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湘ICP备18008328号-1 湘教QS7_201212_001379

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